随着陆上和近海风电资源日趋紧张证券配资平台,深远海风电成为能源转型的新战场。在这场蓝色能源革命中,动态电缆作为连接漂浮式风机与海底的"生命线",正逐渐成为海洋工程领域的焦点技术。本期将为您深度解析这一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
深远海风电:海洋能源的未来
全球观测数据显示,超过80%的海上风电资源分布在水深超过60 m的海域。随着近海资源的日趋紧张,深远海风电已成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方向,而漂浮式风机则是开发深远海风电资源的最优选择。
近年来,我国深远海风电取得了显著进展,已陆续建成"引领号""扶摇号""海油观澜号""国能共享号""明阳天成号"五个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9.55 M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7%。
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18.9 GW,其中亚洲将占据52.7%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作为核心配套设备的动态电缆产业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什么是动态电缆
动态电缆源自成熟的脐带缆技术,世界首条动态电缆由耐克森(Nexans)公司于1983年开发。根据国内标准NB/T 11379—2023的定义,动态电缆是指"应用于漂浮式海上构筑物、带有相关浮力元件、在水中允许跟随漂浮式基础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的海底电缆"。
动态电缆截面图
1—铜导体;2—导体屏蔽;3—交联聚乙烯绝缘;4—绝缘屏蔽;5、8—半导电阻水带,带护套;6—金属屏蔽(铜丝);7—金属蔽(铜带);9—分相护套;10—光单元;11—填充;12、15、17—包带;13—内护套;14—第一层铠装镀锌钢丝;16—第二层铠装镀锌钢丝;18—外护套
动态电缆由海面浮式结构悬挂至海床,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承受波浪、洋流冲击和浮体晃动。其典型构造包括悬挂点、弯曲加强件、悬垂段、重力段与浮力段等,通过精细调整配重块和浮力块的数量与位置来满足各种复杂工况需求。
动态电缆静态示意图证券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