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几岁的“大叔”们,即将或正在面临中年危机,事业发展上迷茫,生活、家庭上也迷茫。
以第一作者身份
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还不到29岁
便能享受教授级别的待遇
……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
一名“95后”研究员引发关注
倪楚君在实验室
她是倪楚君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023届博士毕业生
从化工到医学领域
跨界女孩如何成长为科研新星?
今天,一起了解她的故事!
“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慧的人
我只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
倪楚君出生于1995年
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
2014年高考考入浙江大学
“大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
她是一群优秀的人的聚集体
这样也能不断激发
自己的灵感和想法”
2017年暑假
她报名参加了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科研项目
对液态金属产生了兴趣
也看到了化工专业的更多可能——
化工不仅包含石油化工
和日常轻化这样传统的领域
还有柔性材料、形状记忆材料
这样更具有广阔可能性的领域
在导师和团队伙伴的
头脑风暴与实验实践中
一颗科研的种子
在倪楚君的心中发了芽
倪楚君毕业照
2018年
倪楚君顺利结束本科阶段
在浙江大学开启硕博连读
她选择加入
化工学院谢涛教授的团队
深入探索形状记忆材料
倪楚君的具体研究方向是
智能变形高分子的设计与开发
倪楚君在实验中
传统的形状记忆材料
能够记忆临时形状
在外界比如温度、光照、电等
刺激下发生变形
它的应用会受到外源环境的限制
材料应用的壁垒也各不相同
在科研实验实践中
倪楚君敏锐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材料
这类新型的定时形状记忆水凝胶材料
无需外加刺激即可自动发生变形
而且自动变形的时间可以任意设定
这无疑给许多应用场景
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操作空间
在论文的具体应用中
倪楚君针对干眼症
设计了相应的定时变形器件
研究者们利用定时特性
设计了一款全泪道定时栓塞
利用长期稳定的操作窗口填充整个泪道
并设置机械互锁变形能力
进一步长效固定
有望改变传统变形栓塞
受热不可控变形、
长期使用易脱落的问题
《自然》杂志截图
最终
历经一年半,三次返稿
倪楚君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发表在2023年11月的《自然》上
审稿人高度肯定了论文阐述的
一个新的记忆材料的机制
对于这个领域是一个思维方式的创新
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应用潜能
“这个发现看似具有偶然性
实则蕴含它的必然”
在导师谢涛眼里
倪楚君遇到问题不断深挖、
不满足于浅表性研究结果的这股韧劲
是她身上最亮眼的闪光点
2023年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
新引进了4名特聘研究员
其中,倪楚君是最年轻的一个
还不到29岁的她
享受着教授级别的待遇
“眼科向来不缺好医生
缺的是能与好医生合作
能让科研成果转化为
临床患者应用的科研人员”
在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
姚克教授看来
倪楚君研究的智能变形高分子
将会给眼科带来跨越式的发展和突破
浙大二院眼科实验室
当倪楚君走入浙大二院眼科实验室时
她才真切感受到
这一方小天地所具备的无限潜能
要延续自己学术研究的内容
发掘新材料在眼科的应用潜力
开展更多的跨学科合作
发表更多高水平论文、
申请专利、转化科研成果
……
倪楚君希望
通过自己的努力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代医学
投入到眼科疾病的治疗中
真正做到让科技创新惠及百姓健康
倪楚君毕业照
“95后”的倪楚君
继续加油股票交易如何加杠杆,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