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春节来临之前,我跑了两场马拉松比赛之中两场半程马拉松。第一场是中国瑞丽与缅甸木姐的一场跨国马拉松,号称一马跑两国,这也是这场马拉松最大的特色。但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瑞马我一共参加了三次,只有一次赛道在缅甸木姐有五公里的距离长度。而今年,又由于缅甸那边各种原因的影响,赛道只绕了姐告国门中缅,81号界碑,然后再回到中国瑞丽的赛道上。绕中缅,81号界碑也还是算比较有特点,毕竟到了界碑的另一面就是缅甸。81号界碑我记得是单立桩,单立桩的一个轴对称线应该就是两个国家的边境线。所以,瑞马绕了,81号界碑一圈投资炒股配资,那么赛道也跨过了中缅两国的边境线。
今年在跑了瑞马后,年前我本来没有想打算再跑马拉松的心里想法,也没想再报一场半马。想法只是想法,有时也不一定是心里的感受。保山半程马拉松本来报名已接近尾声,可就在一位跑友的鼓动之后,我又果断的报了保山半马。保山半马报名链接其实早就出来,我怎么没有报?最后我自己观察了一下自己,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徘徊。行为是徘徊,而在内心深处存在的是纠结。这里我很想说一点,纠结是一种内在情绪。看似不怎么样,但时间一长人就会自己为自己拿不定主意。从人的内心来讲,这样特别消耗一个人的心力。这也叫自己的内耗。其实我自己也明显有这样的心理特点,现在正在努力的去看到它,甚至改变它。只有改变才能克服这种毫无用处的自我内耗。
展开剩余84%人做人行事有三种力。一是心力;二是财力;三是人力。这三种力中最基础的应该是心力。当任何事只有内心愿意去做时,才能很开心的去收获财力与人力。财力是物质,人力是关系。物质包括物与金钱,人力包含很多社会关。所以,心力是基础。只有心力足了才会收获到一定的财力与人力。但怎样才能做到行为的不徘徊,内心里不纠结呢?这就首先需要自己去看到自己,然后再通过反复练习去渐渐改变自己内心的纠结
。简单一点,从小事开始,果断为自己内心的选择做出行为上选择的决定。凭内心的感受做出选择。这种感受就是我选择了内心是舒服的、开心的或者是开心的。另一个办法就是自己为自己做一个心理建设。选择了会怎么样?不选择又会怎么样?根据自己选择和不选择做一个前期推演,然后再根据推演去做一个选择。但我建议,评心感受最重要,不要大事小事都要做个推演。特别重大事儿可以选做推演,在做事儿时才有一个适合的方法与步骤。
自己对自己说好了,选择凭心不纠结。而在这一次保山半程马拉松报名时自己又有点纠结的情绪。好在自己在跑友简单的邀约下,我果断的做出了选择。
纠结的情绪很多人藏得很深,很多人可能是从小的养育关系中逐渐行成的;要怎样去找到或者是看到,然后再慢慢的去改变?这需要通过学习或者是专业人员的咨询才能更好的做到。比如纠结这一长期内心存在的情绪,在心理学上属于选择性困难。而这种选择性困难就是在小时候的养育关系和一些所处环境造成的。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带着自己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回看自己过去的生活成长过程。就拿自己纠结来说,小的时候的生活就一个穷字,买东西之时总在思考买还是不买,逐渐逐渐就行成了在买任何东西和做任何事儿总爱反反复复去思考。最后在内心就行成了做与不做的纠结情绪。
保山距离芒市高速公路有,142公里,不远也不近。远是保山与芒市之间铁路还在修建,出行还需要剩坐汽车,不是特别方便。近一是与更多远处的马拉松相比这算比较近;一百多公里,坐汽车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二是这个距离去参加的跑友多,几个人拼一张车也能很快的到达保山。现在两地之间高速公路也已经通达多年,虽然要跨过怒江大峡谷,但又比以前走峡谷内的红旗桥要快很多很多。九十年代以前,芒市到保山也只有一百七、八十公里,经过怒江大峡谷内的红旗桥需要整整一个白天。这条路我坐客车走过两次,都是早上太阳还没升起就出发,晚上天黑才能到达芒市或者是保山。这次跑保山马拉松,交通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所以我也果断的选择了保山半程马拉松。从以前内心总爱纠来说,这也算自己的一次重要改变。
保山一座座落于澜沧江与怒江之间高黎贡山深处的一座城市。这也是高黎贡山深处比较大的一座城市。从昆明、大理方向进入保山要跨过澜沧江;从德宏芒市进入保山要跨过怒江。两条江都发源青藏高原,沿着横断山脉峡谷一路向南,经过保山地域。而保山就位于这两条大江之间一块不大不小的坝子之上。坝子海拔一千六百米左右。
保山我九四年学卫员在哪里生活过半年,对此城还是有一种特别的印象。那时,我住在保山锅炉厂后面的山脚下,离保山城区还有五、六公里的距离。每次双休日进城区逛逛都要翻过一座小山垭口,走上一段路程才能到达市区。在市区逛逛又原路返回驻训所在的地方。那坐小山、那个离驻训地下方不远地方的锅炉厂至今都还记记忆犹新。只是很多年没有去过,现在不知道那里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听保山当地人讲过,锅炉厂早已撤掉,现在已经变成城区的一部分。由于在保山生活过,现在经过保山,眼睛还会情不自停的望向自己曾经住训过的方向。
保山从九几年驻训离开后就很少再进入保山城区,特别是老城区。去过几次,也就去到过后来新建的城区而易。老城区记忆还比较深刻是太保山公园。记忆中太保山公园特别大,从山上到山下有很多台阶。在太保山公园脚下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水上公园。公园的一侧就是保山师专。
保山,这些就是我记忆深刻的地方。除了这些就是乡下助农、山上植树。现在还记得曾经去过一个乡的名字叫河图乡。另外还有很多乡,现在已经记不起那些乡的名字。记忆中应该就是现在的板桥镇方向和清华海湿地公园方向。那时候在保山住训,每到小麦成熟收割的时候,每周部队都会抽出几个整天的时间,用部队的解放牌汽车,把我们拉到附近乡镇田间地头帮助老百姓收割小麦。收割小麦我们都是自带水食。夏天,整天太阳直晒,身体虽然有些疲惫,但百姓的行为也让我特别感动。我们外出助农都是自带干粮,可老百姓还是会做好饭、泡好茶,把饭菜和茶水一窝一窝的、一壶一壶的为我们送到田地里。甚至好多时间在田间地头吃了,还要邀请我们必须到家里吃饭。邀请,甚至好多时间达到无法拒绝的地步。老百姓的这种热情,至今都让我为之感动。
助农让我记忆深刻。还有一件事,我仍然记忆深刻。有一天我们部队到河图乡的一座山上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早上去,下午还回。途中经过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库。大概方向就是现在保山飞机场这个方向。为什么我记忆深刻,是因为在山上植树时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比较危险的事儿。植树挖坑时,我挥锄过高,不小心钩下了架在头顶的电线。于是右手就挂在了电线上。为何我说是挂在了电线上,当时右手触到了电线,第一个感觉就是电线像磁铁一样,紧紧的吸住了我的手,怎么也拿不掉我的右手。在触电的情况下,右手手腕又变了一个屈腕状态。即,右变成了一个钩子状态挂在了电线上。当时心里还是特别的害怕,于是我大声呼喊。不知为何?自己感觉已经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但旁边离得不远的战友就是没有听见。
高声大喊,没人听见,怎么办?在不到分钟的时间内,我快速冷静。最后只有自己左手抬起锄头,把电线用力往下压,用力把右手向上抬起,最终自己才把挂在电线上的右手取了下来。后来回想,还算自己幸运,没有光荣在这里。现在想想,还是那个年代山上的电压很低,没有给自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另外就是右手右脚形成了一个通路,电流没有经过心脏。因为我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右手挂在电线上,电线向上的张力特别大,我的左脚是呈悬空状态没着地的。现在又想,为什么用了最大的力气呼喊,怎么附近最近的人都没听见,可能是电麻痹了声带,是发出了声音,可能声音并不是很大。当时,心里很急,到底呼喊发出的声音有多大,现在一点也想不起来。只感觉喊得大声,自己也没听见什么一样,整个人是麻痹的一种状态。
这次,2025年,1月,19号,参加保山清华海湿地公园咖啡半程马拉松。清华海就在以前助农去过的方向。同时,曾经在这个城市在过,对这个城市也有很浓的情节。以前清华海在保山城区向东方向的乡下,现在清华海已经变成了城区的一部分,再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可能变成保山城区的中心。因为现在在清华海周围已是道路宽阔,高楼林立的现代华城市模样。只是在清华海周围道路上行走的人还相对稀少。
清华海也是一个湿地公园,环海一周至大概有五、六公里的距离。向东还有很多庄稼地,向西已经和保山老城区连成一片。保山的发展还是算快,以前的320国道、高速公路都是在城区以外好远,现在都是穿城而过。现在保山新城在坝子以东已初具规模。很多人已开始称保山城区为西城区和东城区。西城区是老城区,东城区是新城区。这次保山咖啡半程马拉松赛道就是在东城区内穿梭,起点设在清华海西面。参赛一场半程马拉松,又让所有参赛选手欣赏到了保山新城区的现代化风貌。清华碧波荡漾,候鸟翻飞。儿童在海边开心地戏水,候鸟成双成对停于水面安静地享受着冬天里阳光的温暖。新城区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马拉松赛道不用封闭整条道路,只需控制一条道上的车辆,人与车可在一条特别宽阔的街道上穿行,并且互不影响。
过去与现在投资炒股配资,这就是现在的保山,这就是我过去曾在此留下的一些深刻的记忆。古往今来,前后对比,一场半程马拉松又串起了我对保山的记忆。
发布于:山东省